新闻中心
  • 职业学校积极道德教育模式构建探索
  • 作者: 潘永惠  编辑:gjs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17年10月18日
  • 职业学校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职业学校道德教育过度关注学生的问题、缺点和不足,而对他们的优点、长处和潜能关注不够,这种消极的道德教育常常使教育者看不到受教育者的优点和长处,压制了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实践、自我体验和感悟等自主发展和完善的能力。正是这种消极道德教育取向,使得现行职业学校道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导致了“职业学校道德教育弱化,学习不快乐,教育实效不高;学生烦,教师累”的客观现状。

    积极道德教育内涵特征和根本目标

    积极道德教育的内涵特征

    积极道德教育是传统道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有机结合,把成功的快乐和积极的体验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在机制和关键环节,通过肯定、鼓励、欣赏、强化等积极、正向为主的道德教育策略和方法,营造充满尊重、真诚、理解、关爱、信任的道德教育关系,以受教育者的积极认知、养成、拓展和感悟为闭环的发展策略和途径,激发他们美德培养的主观愿望和内在动机,加快积极道德品行的发展,并在美德培养的过程中消除问题和缺点,遏制不良品行的萌芽与出现。

    积极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

    积极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关注受教育者的优点和长处,重点是培养美德、挖掘潜能,同时辅之以不良品行的矫治和修正,通过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潜在的善良和美德,使受教育者在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获得把握幸福人生的能力。

    “四层递进”的积极道德教育实践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和尝试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在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支持下,逐步将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引入学校道德教育,构建了“积极认知、积极养成、积极拓展、积极感悟”四层递进的闭环式积极德育育人体系。

    积极认知:积极品德培养的基础

    与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公益项目小组共同开发“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投入、积极关系、积极意义、积极成就”6大模块和24种积极品质的“幸福课程”,使学生掌握提升自我幸福感和树立积极人生态度的方法,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与判断,在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时,更要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和潜能等积极力量,并逐步形成对社会和他人进行积极感知和评判的能力。

    积极养成:积极品德培养的重点

    构建了“文化润德,行为铸德,孝善养德,劳动砺德”为内容的积极养成体系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行,通过多年来的坚持与实践,积极养成效果显著,实现了:“人人礼貌待人,仪表朴实大方,宿舍整洁有序,用膳文明友好,晨练天天励志,做操振奋有力,早晨书声琅琅,上课认真专注,自修紧张安静,考试诚信真实”的良好局面。

    积极拓展:积极品德培养的关键

    各种学生活动如卫生管理、宿舍管理、用餐、早锻炼、晚自修、出操和班会等活动,以及各级各类的学生文体社团、俱乐部、创新创业团队和社会实践等,都由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安排、协调和实施。很多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洗礼和历练后,自信心明显增强,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个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团队意识、社会责任感更加强烈。

    积极感悟:积极品德培养的目标

    通过各种各样积极体验和感悟活动来促进学生对道德理论知识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好地对社会、他人和自身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和判断,提高道德伦理的辨别能力,逐步实现道德动机的内化和道德言行的自律,实现个体良好习惯养成和道德情操的升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道德和价值取向。

        实施积极道德教育以来,学生的道德品行和职业素养明显提高,大大提升了用人单位对学生品德行为和职业素养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同时学校积极道德教育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对同类职业学校道德教育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版权所有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处(产教融合处)
电话:0577-86681500 传真:0577-86681500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